重庆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025-09-16 09:50:59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听新闻

9月15日,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促进超大城市医疗服务优质均衡供给,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健康服务。
数字赋能,改善群众就医体验
“这里能看到我在长寿做的检查?”前不久,头痛难忍的王女士从长寿来到重医附一院神经内科就医,接诊的是科主任郑鹏教授。经过详细问诊,得知王女士近期在长寿区人民医院做过头部CT、血常规、心电图检查,郑鹏直接在电脑上调阅了王女士的多项检查结果。
“从CT结果来看,你脑部确实有囊肿存在的可能,我建议再做一个核磁共振进一步明确病情。”郑鹏说。
“这太好了,我还以为要重新做检查。”听到医生这么说,王女士松了一口气。
这得益于我市从去年10月起实施的以医检互认应用推动数字医学影像服务改革,通过数字赋能,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由此,我市统一规划设计了“一朵云”“一平台”“一应用”。
“一朵云”,即市级医学影像云中心,将医学检查检验结果数据逐步汇聚在云中心,打破“医疗信息孤岛”。
“一平台”,即建立市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平台,统一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改造接口路径、标准化业务质控及互认规则等,医生通过工作站可一键调阅其他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资料,以高清无损的方式实时查看原始检查检验结果。
“一应用”,即“医检互认”应用,通过开放调阅渠道,实现市、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联、互通、互认。
“通过我们援助昌都市人民医院建成的远程医疗中心,还在全国率先实现跨省医学影像共享——将昌都市人民医院影像数据接入重庆市影像云中心,转诊至重庆任何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西藏患者,均可直接调阅其在昌都的检查结果,极大地方便了藏区群众赴渝就医。”重医附一院有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自“医检互认”应用上线以来,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已实现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互认项目增至222项,并连通四川、西藏、新疆等地率先实现跨省域医检互认,累计调阅查询1769.6万次,跨机构互认146.3万人次,为群众节约就医费用3.2亿元。
资源均衡供给,1948家医疗机构可提供儿科服务
“医生,娃儿不发烧了,还有些咳嗽严不严重哟?”近日,渝中区上清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门诊,38岁的李晓丹带着3岁的儿子前来就诊,接诊的正是中心儿科主治医师徐明辉。
“别急,我看看。”徐明辉边询问病情边为孩子查体,她用压舌板看了看孩子喉咙,又用听诊器仔细听了听肺部,“和上次比,好多了,再巩固巩固,我调整下药。”
徐明辉的话让李晓丹吃了颗定心丸:“在这儿看病方便,徐医生经验也很丰富,我也放心。”
“以前,这里没有儿科,孩子生病只能去大医院,距离远,挂号也不那么方便。”上清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钟宇说,该中心陆续引进和培养了4名儿科医生,还引入了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儿科优质医疗资源,建立起儿科专家团队工作室。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儿科专家不仅每周二在中心坐诊,还发挥传帮带作用,提升基层儿科诊疗能力。
“我们与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还建立了绿色转诊通道,如果有危重症患儿,可立即转到医院。”钟宇说,目前该中心儿科每月门诊量600余人次,周边居民的健康获得感大大提升。
这只是重庆深入实施儿科服务年行动的缩影,也是全面促进超大城市医疗服务优质均衡供给的一项积极探索。据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已构建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为龙头、二级医院为支撑、基层医疗机构为网底的三级儿科服务体系,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儿科覆盖率达100%,全市可以提供儿科服务的医疗机构达1948家。
开设180个心理咨询门诊、88个睡眠门诊
“老师跟我说了很多次,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读书总是漏字。”9月15日上午,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门诊,39岁的王女士一脸焦急地向儿童青少年科主任王敏建求助。
“你觉得自己状态怎么样?”王敏建看向孩子,孩子却盯着自己的手,不说话。
“老师反映孩子走神的次数多不多?一节课大约有多少时间能集中注意力?和同学关系如何?有没有好朋友?”王敏建仔细地向孩子母亲了解情况。
10多分钟后,王敏建大致有了答案:这个孩子可能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为了进一步求证,他让家长带孩子做相关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给出准确诊断。
王敏建说,为满足就诊需求,该科不仅加大号源供应,还创新性地开展特色艺术疗愈、“结构化团体心理治疗”等适合少儿群体的新技术。
为满足群众对心理咨询服务的需要,我市深入实施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共开设180个心理咨询门诊、88个睡眠门诊,实现区县全覆盖;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门诊设置率达到80%;开通运行“12356”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可提供24小时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心理健康巡讲262场,覆盖2.4万人次。
据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健康服务,我市还加强血液透析服务供给,全市所有区县均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务,221家医疗机构、23个乡镇卫生院、约7833个血透单元及31家独立血透中心开展血透服务;实行市内献血市内用血由医院出院结算时直免,跨省用血通过线上申报,实现“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推进健康知识进万家,举办“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蚊媒传染病防控科普等8场“我们的健康节日”系列新闻发布会和媒体通气会,发布“二十四节气与健康”主题科普29条。
责任编辑:贾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