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在身边丨让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烟火气” 这个社区有妙招
2025-09-16 09:42:42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听新闻
“我在前进坡住了几十年,熟人熟事特别好,唯一不好就是要爬楼梯,现在加装电梯有了眉目,希望可以早点儿坐上电梯。”家住重庆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前进坡382号的齐阿姨笑着说。

这个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的8层步梯房,加装电梯是居民们的共同心愿,却因意见难统一、流程不熟悉等问题迟迟没有进展。
了解情况后,巴渝实践站联动街道、区住建委等职能部门,运用“渝里乡商”六步议事法,组织6场居民议事会。从费用分摊方案到电梯品牌选择,从施工监督到后期维护,所有争议都被摆上台面一一协商,最终达成共识,并妥善解决。
这是沙坪坝打造集成式标志性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的生动实践。在这里,立法意见征询、司法审判、民主议事真正融入群众身边,“沉”在居民日常的烟火气中。
“家门口议事”解民忧
今年8月中旬,前进坡一栋有着十几年楼龄的老居民楼,遇到了件“堵心”事。先是二楼住户发现卫生间下水缓慢,接着三楼、四楼……最终,整栋楼除了管道独立的一楼外,几乎所有住户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堵塞、返水现象。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居民们愁眉不展,邻里间也相互猜疑。
居民代表很快向社区反映了情况。社区第一时间联系了专业的施工队伍,请技术人员进行彻底勘察,并出具了详细的维修方案。方案也同时带来了现实的难题:预计费用需要15000元左右。

钱从哪里来?维修期间如何协调?为解决这些问题,社区组织召开了业主协调会。几位热心的楼栋长和党员站了出来,在社区的鼓励下,他们主动承担了“自治牵头人”的角色。成立了临时的“治堵小组”,负责征求意见、解释方案、沟通协调。
最终,经过近一周的充分协商和民主决议,业主们达成一致,同意共同出资,彻底解决这个“心病”。
在社区的人民调解案件进度表上,记者看到,这起调解进度显示“调解成功”。居民间的矛盾得到了化解,管道问题也得到彻底解决。

同样通过议事协商解决的,还有社区居民牵挂的防空洞改造项目。防空洞承载着几代特钢人的情怀,但因安全等原因长期关闭。在街道努力下,改造项目得以立项。
如何改造?实践站组织居民协商议事,室内议事会和院坝会齐上阵。“要装照明灯”“增加长椅”“扩宽纳凉面积”,诸如此类的居民建议很多。改造进度及时公示在小区公告栏,让居民感受到自己的意见有人听、有人管。
“真的是非常高兴,夏天有了‘天然空调’房。”社区老居民彭荣富每场议事会都不落下,总会提出很多升级“天然空调”的建议,小到墙面颜色、增设茶水桶等设施,大道建成后如何管理等。
“民主不是空谈,是实打实地解决问题。”中心湾社区党委书记张义清说。截至目前,该实践站已推动解决加装电梯、防空洞改造等民生实事2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40余件,处理群众意见153件,实现100%响应。

“一站多能”暖民心
在沙坪坝,巴渝实践站的功能远不止于“议事”。它还整合了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公共法律服务站、“暖新驿站”等多个阵地,形成“一场一廊一庭一微站”的法治服务集群,新业态劳动者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在外卖骑手冉博眼里,中心湾社区巴渝实践站不再只是送餐点,而成了他和同行们的“歇脚宝地”。站内“暖新驿站”提供空调、热水、微波炉、充电插头等便民设施。墙上的积分兑换机制让骑手们可以通过参与工会活动兑换消费券、物品甚至生活服务。
更重要的是,这里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帮助。“以前被欠薪不知道找谁,现在直接来驿站有法律咨询兜底,心里有底多了。”冉博说。

巴渝实践站不仅以“暖新驿站”为纽带打通权益保障“最后一公里”,更依托站内融合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功能,让群众参与到立法环节中去。
实践站创新“三甄三译”工作方法,把专业的法言法语转译为通俗的群众语言,让民意直通立法机关。
目前已对多部法规开展意见征询,累计收集建议277条,被中央、市级立法机关采纳。甚至还有1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受邀参与讨论。
塔吉克斯坦学生阿里告诉记者:“我觉得中国的立法征询很有意思,大家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感觉每个人的声音都能被听到。”
中心湾社区巴渝实践站民主基础强,已有机融合代表站点、两级基层立法联系点、“141”基层智治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25个功能平台,实现“共建促融、一站多用、优势互补、成果共享”。
“基层民主”甜日子
中心湾社区的民主实践是沙坪坝系统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建设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以多跨协同的“四沉”措施,把代表派到家站点、把执法下沉镇街中、把项目汇聚实践站、把治理落在网格间,构建“上墙有形、入手能用、落地有声”的基层民主新平台,实现群众参与真信、真用、真议、真享。

如今,在沙坪坝,“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像一座桥梁,一头连着立法机关、政府部门,一头连着普通百姓,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变成了可知可感、可参与可受益的生动实践。
在这里,民主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人大代表“扫码可见”、立法建议“直通北京”、民生诉求“件件落实”的日常体验。数据显示,辖区各级代表线下线上接待选民频次提升70%,覆盖群众率提升80%,已推动解决诉求600余件。
从一个楼道如何装电梯、一根污水管如何畅通,到一个群体怎样被尊重、一条建议如何被采纳……在沙坪坝区中心湾社区,巴渝实践站把民主的 “大道理”,变成了居民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小日子”,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里落地生根,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实践中焕发勃勃生机。
第1眼TV-华龙网 陈雨/文
责任编辑:贾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