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在身边丨民情联络点“多点开花”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2025-09-15 10:05:31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听新闻
开栏语:
民主,是扎根基层的生动实践,是融入群众生活的真切感知。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度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深化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在巴渝大地上,基层民主探索正蓬勃展开。
为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立体呈现全市人大系统聚力深化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生动实践,即日起,第1眼TV-华龙网推出“民主在身边”系列报道,走进部分区县,探访迭代升级代表家站点、规范建设特色基层单元,记录民主如何改善民生、激发活力,邀您在身边变化中感受民主力量,见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庆实践。
“遇到有人溺水,先大声呼救,切勿盲目下水……”在重庆大渡口区九宫庙街道大渡口实验小学新工校区,红旭水上救援队队员结合案例讲解溺水救援知识,示范自救与施救方法,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
这堂“生命安全课”源于群众诉求——今年初,街道在救援队设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点,代表调研发现辖区沿江且未成年人集中,“加强防溺水教育”成家长共同心声,街道随即联动开展教学。
这是大渡口区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建设的生动一幕。近年来,大渡口鼓励各镇街结合实际打造“一家一站一特色”,通过建民情联络点织密民情网,从守护未成年人安全,到助力产业发展、服务居民生活,切实回应群众诉求,让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基层治理,让百姓感受民主在身边。

身边建站 居民诉求“件件有回音”
走进重庆秋田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办公楼,20平方米的汽摩产业链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点内,意见登记簿记得满满当当,制度牌明确代表职责与诉求流程。“以前反映问题要跑远路,现在走几步就能找到代表,太方便了!”企业职工李师傅感慨。
作为大渡口区重点产业,汽摩产业关乎区域经济与职工就业。茄子溪街道以“家、站、点”三级履职平台为支撑,将民情联络点建在产业链上,打造“街道有家、社区有站、企业有点”全覆盖网络,让民主实践走进车间、贴近工位。
该联络点2024年11月成立,吸纳5名区人大代表、5名街道议事代表,配专业站长与联络员,确保企业、职工诉求“件件有回音”。
“孩子入学的事解决了,我们干活也安心!”采访中,秋田齿轮的一名职工感慨道。原来,在最近的走访中,街道议事代表梁渝了解到企业内多名职工正为子女“入学难”问题发愁。她立即行动,第一时间启动“联络点—社区—街道—区教委”多级联动响应机制,主动与区教委相关科室反复沟通、多方协调,积极为企业职工争取政策支持。在她持续跟踪和推动下,最终成功帮助多名职工子女实现就近入学。
人大茄子溪街道工委负责人介绍,目前该联络点通过代表牵头、部门联动、企业参与,不仅实现“小事不出点、大事不出链”,更推动产业链资源互补、协同创新,逐步形成“服务在身边、难题马上办”的高效治理格局。
截至目前,联络点已推动解决企业用工、用电、用地及职工子女入学等各类诉求10余件,助力辖区汽摩产业实现高速增长,获企业、职工广泛好评,已成为政府、企业、代表三方协力的重要平台。

多方联动 感受“家门口的民主温度”
“以前在公园跳坝坝舞,怕吵到居民,夏天又热。现在共享练习室凉快宽敞,28支队伍轮着用,不用‘打游击’了!”新山村街道万象汇共享练习室内,刚练完舞的张阿姨笑容满面。这个260余平方米的空间,原是商场闲置区域,如今成了居民“文化乐园”,背后是人大代表的推动。
此前,大渡口公园坝坝舞噪音扰民是“两难难题”:跳舞居民想找凉快地,周边住户不堪其扰。这一诉求被万象汇“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点”的区人大代表、锁口丘社区党委书记张炼捕捉。巧合的是,万象汇总经理许睿然(街道议事代表)也关注到闲置空间问题,两人决定“政企联动”破题。
张炼牵头“民呼我为”机制,走访10余支舞蹈队摸清需求;许睿然协调商场免租供地、配套风采墙;街道将其纳入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文化配套”,3天完成改造,闲置区域变“惠民文化驿站”。
如今,这里12支常来队伍有固定排期,28支队伍“错峰活动”,既解决噪音问题,又丰富文化生活,还盘活商业资源,实现“一举三得”。这是新山村街道“人大代表一线通”与15分钟生活圈融合的缩影——群众扫码提诉求,问题“秒级响应、圈内化解”,让居民感受“家门口的民主温度”。
在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中,“就业创业”是群众最关注的核心需求之一。为解决市民就业需求,新山村街道以“义渡就业列车”为服务载体,整合企业招聘信息、创业政策解读、技能培训课程等资源,组织开展专场招聘会。目前,已累计举办招聘会10余场,新增就业1600余人。

从守护未成年人的“安全线”,到助力产业的“产业链”,再到服务居民的“幸福圈”,大渡口区以人大代表民情联络点为支点,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基层治理。一个个联络点,畅通诉求渠道、推动问题一线解决,让民主实践有“广度”更有“温度”。
第1眼TV-华龙网 陈雨/文
责任编辑:贾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