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在身边丨办好“小切口”民生实事 绘就幸福生活“新图景”
2025-09-17 09:54:33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听新闻
“外墙变漂亮了,小区周边还增加了很多健身器材,出门就能锻炼身体,安逸!”谈及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变化,重庆市渝北区回兴街道化家湾片区居民张渝斌连连称赞。
化家湾片区包括化家湾、民乐园、富宏苑3个农转非安置小区,建成已有近20年,存在房屋使用安全风险增加、功能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回兴街道启动对该片区的改造。改造过程中,街道召开居民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将改造提升分三期进行,涉及外墙、屋面渗漏修复、道路平整、雨污管网改造等多个方面。

“通过改造,目前片区房屋本体安全性能、市政基础设施及居住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居民满意度超90%。”渝北区人大代表、回兴街道物业服务中心主任王磊介绍。
化家湾片区老旧小区的美丽嬗变是渝北区人大常委会(以下简称“渝北区人大”)办好“小切口”民生实事,绘就居民幸福生活“新图景”的生动实践。
在深化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过程中,渝北区人大坚持全链条征集项目线索、全过程监督项目实施、全方位测评项目效果,从2019年至今,已累计票决(选)实施民生实事项目区级55件、镇街1121件。
“以前傍晚散步,湖边路灯黑一片,总怕绊着脚;现在路灯全亮了,走在便道上心里踏实,脚步都轻快多啦!”傍晚时分,石船镇居民陈军沿着观月湖边的人行便道散步,看着两侧明亮的路灯,脸上满是笑意。
2024年以来,石船场镇的100多盏路灯因使用年限过长,陆续“罢工”,尤其是观月湖周边的路灯“失明”,给居民夜间出行带来极大不便。2024年10月,人大代表晏群在接待选民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诉求。她立刻前往现场勘察,发现只需投入少量资金就能修复路灯,让居民重获安全舒适的夜间活动环境。
民生事,无小事。2024年11月,石船镇政府启动2025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征集,晏群代表第一时间提交建议,力主将路灯修缮项目纳入候选库。经过镇政府多轮研究论证,该项目成功入选。
2025年2月14日,在石船镇二十届人大第十次会议上,路灯修缮项目以高票当选,正式列入年度民生实事清单。随后,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加紧推进,5月,路灯修缮工程全面完工——100多盏路灯重新亮起,不仅照亮了居民的夜行路,更照进了大家的心坎里。

一盏盏路灯重燃的背后,是渝北区人大深入实施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让变“民生愿景”为“幸福实景”的真实写照。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渝北区人大开设指尖上的“联络站”,按照“有活动计划、有工作动态、有制度管理、有驻站代表、有接待安排、有留言答复”的“六有”工作标准,全面完成473个线上代表之家(站、点)建设,代表驻站率达100%。代表们全程跟踪项目进展,确保每一件实事都办到位、办得群众满意,让“民生承诺”真正变成“民生成果”。
今年4月,回兴街道康晖路社区巴渝实践站首批进站区级部门区交警、经信委、城管局进行首次接访。在接访活动,街道居民向渝北区人大代表吴建和交警反映,翠屏路口与龙石路口交界处(锦华学校路口)因斑马线未设红绿灯,存在安全隐患。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回兴街道联合交警、城管执法大队等部门实地勘察,发现该路口车流量大、人车混行,尤其上下学高峰期拥堵严重。同时,排查发现路口游摊占道经营、门市外摆杂乱、交通设施缺失、校园周边环境脏乱。
随后,回兴街道以锦华学校路口为整治重点,采取“硬件+管理”双管齐下的方式,推动问题彻底解决。
首先,增补交通设施,增设交通信号灯和斑马线,规范行人及车辆通行秩序;新增交通环岛,科学分流车辆,缓解高峰拥堵;更新周边道路标牌,优化停车位规划。
同时,街道还联合城管部门开展游摊专项治理,划定临时经营区域,明确摆摊时段;与沿街商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规范门市经营行为;增派环卫力量,对校园周边实行8小时动态保洁。
此外,回兴街道还联合交警、多勤联动开展违停整治,累计查处违停车辆110辆次;常态化巡查占道经营,确保道路畅通。
经过集中整治,锦华学校路口面貌焕然一新,车辆通行效率大幅提升,人车混行现象基本消除,游摊规范经营,校园周边环境整洁有序。
“有红绿灯和斑马线,还有护学岗民警巡逻,孩子们横穿马路的现象大幅度降低,安全更有保障了,老师们也更安心了。”说起如今学校周边的变化,锦华学校老师李雪梅竖起了大拇指。

从化家湾片区老旧小区的“蝶变新生”,到锦华学校路口的“焕颜提质”,渝北区的民生实践始终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展开。
这些民生实事的落地见效,不仅是渝北区人大深化民生实事票决制、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体现,更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鲜活实践——从项目征集到实施监督,从问题反馈到整改落实,群众的声音始终贯穿其中,民生愿景一步步转化为可感可及的幸福实景。
在深化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的过程中,渝北区充分发挥代表社情民意熟悉、群众基础良好的优势,开展“代表亮身份、进网格”系列活动,打造“睦邻之家”“小院议事”等议事协商品牌,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化身社区“合伙人”、矛盾“调解员”,把代表作用发挥嵌入基层治理体系中来,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
未来,随着更多民生举措的持续推进,渝北必将在增进民生福祉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让居民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第1眼TV-华龙网 陈雨/文
责任编辑:贾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