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新闻背后有什么?听山城“好记者”讲述“好故事”-华龙网

视频 | 新闻背后有什么?听山城“好记者”讲述“好故事”

2025-07-24 09:43:50 来源: 第1眼TV-华龙网 听新闻

第1眼TV-华龙网讯(曹妤)七月的山城,流淌着新闻人的赤诚与温度。7月23日下午, 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记协联合组织的重庆市第十二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决赛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举行。在片区赛中脱颖而出的15位优秀新闻工作者用真挚的语言,将采访路上的感动与坚守娓娓道来,展现新闻人的责任与担当。

“音乐是思念发出的声响,音乐一响,远方的爸爸妈妈就听得见。”来自巫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熊威用《没有星空的“星空与山音乐会”》拉开比赛的帷幕。

巫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熊威。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钊 摄
巫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熊威。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钊 摄

他讲述了95后青年教师庄济宇与大山里的孩子一起组建拿云乐队的故事,作为这场“星空与山音乐会”的记录者和见证者,熊威用笔和镜头,讲述这群孩子的思念与成长,也为现场观众展现了来自大山深处的以音乐丈量世界的勇气。“乌云从来不曾带走星空,仰望云层,更能坚信星河的璀璨。”

“大家好,我是鳅鳅妹,欢迎收听《吃在重庆》。”来自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重庆广播的记者关秋瑾从幕后走上台前,为在场观众讲述了一个关于记者和防空洞背篓菜市场的故事。

2024年,关秋瑾接到一个任务:为轨道交通4号线“背篓专线”录制方言报站。

“如何让卖菜的婆婆爷爷们感受到这份温暖,我想,答案不在录音棚,而在车厢里。”作为一名广播记者,借着这个任务,关秋瑾走进这趟流淌着人间烟火的“背篓专线”。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重庆广播记者关秋瑾。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钊 摄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重庆广播记者关秋瑾。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刘钊 摄

“今年5月17日,防空洞背篓助农空间迎来他一周岁生日。80岁的樊婆婆硬塞给我她亲手煮好的玉米;一位大姐追着要送我她家‘最好’的一把空心菜…… ”一年以来,关秋瑾持续关注着这个助农空间,也更加读懂了“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含义。“作为一名广播记者,未来,我愿紧握手中的接力棒,继续为这份人间烟火奔走,用声音去传递温暖,让爱的回响在巴渝大地上生生不息!”

“他这样也能做新闻吗?”儿时因车祸左腿截肢的重庆日报评论员王祥在演讲开始,抛出了这样的问题,这是初赛时一位评委的疑惑,也是他作为记者一路走来遭受的质疑。

重庆日报评论员王祥。梅耀 摄
重庆日报评论员王祥。第1眼TV-华龙网 曹妤 摄

王祥说:“一根拐杖锁不住追求真相的灵魂,脚到不了的地方,思想可以。”面对质疑,王祥给出坚定答案。

“能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能用文字让素不相识之人感受到一丝公平和正义,我想,这就是我的幸运和幸福吧。”做评论员,是王祥的理想,但相比起普通人,他的“路”更难走,“就像刚才我从台下走到台上,或许一不小心就会摔倒。”

“即便这条路再难走,我也会走下去,不是因为我有多伟大,而是因为我对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王祥对未来充满期待。

台上,15位新闻工作者以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鲜活故事,传递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情怀与社会正能量,用一个个好故事传递力量,展现了新时代新闻人的新作为、新担当。

颁奖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第1眼TV记者陈正直、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日报评论员王祥获一等奖,当代党员杂志社记者王柏林等三名选手获二等奖,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上游新闻纪文伶等五名选手获三等奖。其中,陈正直、王祥、王柏林、熊威四名记者被推荐参加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比赛。

责任编辑:贾茜

视频 | 新闻背后有什么?听山城“好记者”讲述“好故事”
七月的山城,流淌着新闻人的赤诚与温度。
百度 新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