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百度>健康新闻
房颤患者擅自停药很危险
2018-05-31  南方日报

    每年的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我国房颤的发病人数估计有近千万人,患病率达到0.77%,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明显增加,80岁的发病率可达13%。

    在近日举行的一场房颤义诊公益活动上,广东省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惠霞表示,对于房颤患者而言,不仅需要管理房颤疾病本身,如抗凝治疗、导管消融等,更重要的是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房颤综合管理,来进一步减少房颤的发生发展。

    房颤易致脑卒中,及时筛查是关键

    房颤最重要的并发症是缺血性卒中,是患者致死、致残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脑卒中1年内死亡率高达50%。

    刘惠霞介绍道,心房快速无规则地颤动导致血液不能正常排出,形成血栓。血栓从心房脱落,随血液流动,可阻塞不同部位,造成栓塞,其中90%为脑卒中,又称“中风”“脑梗塞”。

    房颤导致的脑卒中有典型的“三高”表现: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刘惠霞表示,“随着年龄的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与风险性越高,年龄在50-59岁的患者,年发生率为1.5%,到了80-89岁,年发生率高达23.5%。”

    因此,及时对房颤脑卒中发生风险进行评估与筛查,是房颤对症治疗的关键。在实际治疗中,医生会根据脑卒中风险评估表(CHA2DS2-VAS)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分,如患有高血压加1分,年龄大于75岁加2分等。所有得分相加,总分越高即脑卒中风险越高。

    规范使用抗凝药,打响预防保卫战

    预防房颤卒中的最好方法是抗凝,防止血栓的形成。在临床上,每位房颤患者不仅要评估卒中风险评分还要评估出血风险评分。出血高风险患者,在抗凝药物治疗期间要加强监测。

    刘惠霞表示,目前用于房颤的抗凝药物主要有两类,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华法林在临床应用了几十年,能够降低脑卒中发生率,但是其应用受到了食药相互作用,受到治疗窗狭窄、起效慢等诸多限制,需要频繁监测凝血指标INR,若INR控制不良则会导致卒中风险升高。新型口服抗凝药起效更快,在使用中不用长期监测,但是这也增加了治疗中效果的不确定性。目前,瓣膜性房颤患者目前只能用华法林治疗。

    刘惠霞提醒,房颤患者应规范使用抗凝药物。有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觉到自己的情况有所好转便擅自停药,这种做法十分危险,因为抗凝药物的特殊性,一旦停药可能在一个月甚至几天内就会发病。患者还要注意自己服用抗凝药物的次数,若服用过量则容易产生出血的现象,建议患者设定闹钟或将抗凝药物及时分装,防止漏服或多服的情况发生。

    房颤成为“流行”病,综合管理需完善

    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评估显示,1990-2010年间全球房颤患者病和发病率显著增加,房颤相关死亡率增加1-2倍。

    2017年起,全国已有170多家医院成立房颤中心,专门针对房颤患者的诊治与房颤卒中预防。广东省人民医院成立由多学科医生组成的房颤中心,设有专门的房颤门诊。

    刘惠霞表示,房颤并发症发病率高,危险性大,为及时控制房颤的发生发展,医院应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房颤综合管理,由全科医生、心脏及房颤卒中专家、外科医生等共同构建专业诊疗团队,管理从房颤患者的诊疗到随访在内的全部内容。其中包括对于患者的诊断与筛查,尤其是65岁以上或曾有过中风的患者应重点排查。心电图一般建议监测24小时,年龄较大的患者甚至要到72小时。

    房颤中心的建立强调患者医生的共同参与,其中患者参与起核心作用,多学科医生和专业医疗人员团队协作,共同决策。运用信息管理、决策支持、备忘录和通信工具、依从性和有效性监测等技术手段,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对症治疗。

【责任编辑:邓光蓉】
分享
其他热点
百度|华龙网 联合打造重庆都市生活门户网

房颤患者擅自停药很危险

2018-05-31 16:11:18       来源: 南方日报

    每年的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我国房颤的发病人数估计有近千万人,患病率达到0.77%,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明显增加,80岁的发病率可达13%。

    在近日举行的一场房颤义诊公益活动上,广东省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惠霞表示,对于房颤患者而言,不仅需要管理房颤疾病本身,如抗凝治疗、导管消融等,更重要的是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房颤综合管理,来进一步减少房颤的发生发展。

    房颤易致脑卒中,及时筛查是关键

    房颤最重要的并发症是缺血性卒中,是患者致死、致残及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脑卒中1年内死亡率高达50%。

    刘惠霞介绍道,心房快速无规则地颤动导致血液不能正常排出,形成血栓。血栓从心房脱落,随血液流动,可阻塞不同部位,造成栓塞,其中90%为脑卒中,又称“中风”“脑梗塞”。

    房颤导致的脑卒中有典型的“三高”表现: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刘惠霞表示,“随着年龄的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与风险性越高,年龄在50-59岁的患者,年发生率为1.5%,到了80-89岁,年发生率高达23.5%。”

    因此,及时对房颤脑卒中发生风险进行评估与筛查,是房颤对症治疗的关键。在实际治疗中,医生会根据脑卒中风险评估表(CHA2DS2-VAS)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分,如患有高血压加1分,年龄大于75岁加2分等。所有得分相加,总分越高即脑卒中风险越高。

    规范使用抗凝药,打响预防保卫战

    预防房颤卒中的最好方法是抗凝,防止血栓的形成。在临床上,每位房颤患者不仅要评估卒中风险评分还要评估出血风险评分。出血高风险患者,在抗凝药物治疗期间要加强监测。

    刘惠霞表示,目前用于房颤的抗凝药物主要有两类,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华法林在临床应用了几十年,能够降低脑卒中发生率,但是其应用受到了食药相互作用,受到治疗窗狭窄、起效慢等诸多限制,需要频繁监测凝血指标INR,若INR控制不良则会导致卒中风险升高。新型口服抗凝药起效更快,在使用中不用长期监测,但是这也增加了治疗中效果的不确定性。目前,瓣膜性房颤患者目前只能用华法林治疗。

    刘惠霞提醒,房颤患者应规范使用抗凝药物。有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觉到自己的情况有所好转便擅自停药,这种做法十分危险,因为抗凝药物的特殊性,一旦停药可能在一个月甚至几天内就会发病。患者还要注意自己服用抗凝药物的次数,若服用过量则容易产生出血的现象,建议患者设定闹钟或将抗凝药物及时分装,防止漏服或多服的情况发生。

    房颤成为“流行”病,综合管理需完善

    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评估显示,1990-2010年间全球房颤患者病和发病率显著增加,房颤相关死亡率增加1-2倍。

    2017年起,全国已有170多家医院成立房颤中心,专门针对房颤患者的诊治与房颤卒中预防。广东省人民医院成立由多学科医生组成的房颤中心,设有专门的房颤门诊。

    刘惠霞表示,房颤并发症发病率高,危险性大,为及时控制房颤的发生发展,医院应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房颤综合管理,由全科医生、心脏及房颤卒中专家、外科医生等共同构建专业诊疗团队,管理从房颤患者的诊疗到随访在内的全部内容。其中包括对于患者的诊断与筛查,尤其是65岁以上或曾有过中风的患者应重点排查。心电图一般建议监测24小时,年龄较大的患者甚至要到72小时。

    房颤中心的建立强调患者医生的共同参与,其中患者参与起核心作用,多学科医生和专业医疗人员团队协作,共同决策。运用信息管理、决策支持、备忘录和通信工具、依从性和有效性监测等技术手段,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对症治疗。

【责任编辑:邓光蓉】
分享到:
图说天下
百度 新闻 MORE+
热点排行新闻中心>>
娱乐星闻
>>>